
港交所(00388)近日公佈新一年的工作計畫,當中最大改變相信是有意全面改善現時的市場機制,包括計畫在主板及創業板外,新增“第三板”,以及重新審視主板和創業監管條例,以及創業板的定位,並有意一次過推出諮詢,現時港交所已將意見交與證監會研究,期望能於今年內進行諮詢。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現時市場對於主板及創業板的問題有很多意見,認為一次的全面檢視有助市場能表達意見。
去年證監會及港交所推出上市架構改革諮詢,不過市場有很大爭議。基於此,李小加表示,發現爭議主要在於,市場關注上市架構改革可能未能夠顧及一些問題,包括改革對於創業板的定位,以及一些新興企業上市未有跟進,令外界擔憂改革後,來港上市的公司會減少。因此認為需要對上市作全面檢視,包括創業板的定位,是否需要“第三板”吸引新興企業,以及現時的借殼上市和除牌的規則,希望讓大眾一次過討論。李小加強調,希望能一次過就以上問題作諮詢而非分開諮詢,因就每個問題分開諮詢不只是費時,而且所關注的問題都不全面。
創業板定位需要檢討
港交所表示,由於香港市場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內地及金融行業,為令到上市公司種類多元化,以及留意近年有進一步細分市場、發展多層市場的需求,以切合跨國公司及代表新經濟的新興企業的需要。因此希望設立“第三板”吸引有關公司。李小加表示,在推出的“第三板”的同時,亦要檢討創業板的定位。
李小加續稱,亦已就“第三板”草擬方案,包括如何吸引目標公司來港上市、厘定投資者的資格要求、首次及持續上市要求、投資者保障措施等。現時目標的公司包括跨國發行人如東盟和“一帶一路”發行人、亦包括新興的中小初創企業,以及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但由於有關公司的投資風險較高,可能會限制只有機構投資者或專業投資者能作買賣,強調會在適當時候就方案諮詢市場,惟現時仍未有確實的諮詢時間表。
另外,李小加表示,港交所亦重視目前借殼上市,集資(如配股)、處理長期停牌公司,以及除牌的問題,會在未來的全面檢討中提及。他稱,就一些“壞公司”,希望能加快除牌程式,更快處理這批公司,強調在推出諮詢前,會利用現在規則執法打擊該批壞公司。
擬延長U盤期貨交易
此外,港交所亦正在研究容許在收市競價交易時段(U盤)執行受規管的賣空盤,及隨著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成交量不斷增長,擴大競價交易時段可買賣的股票範圍。港交所指出,計畫於年中就分階段延長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和加入恒指期權於該時段交易諮詢市場意見。相信延長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將為香港證券業帶來新業務,投資者亦可因應歐洲交易日和美國交易日大部分時間內出現的財經新聞或事件作對沖或調整持倉。
今年第三季,港交所計畫就統一證券市場開市前時段及收市競價交易時段的機制諮詢市場意見。諮詢範圍將包括當上市發行人在證券市場交易時段公佈內幕消息後,繼而結束短暫停牌的盤中競價安排。 (來源:大公報財經)